-
空間站工作人員正在為為波音Starliner飛船的到來做準備
國際空間站(ISS)正準備迎接波音公司新的Starliner載人飛船,該船將于下周在公司的OrbitalFlightTest-2任務中升空。與此同時,由七名成員組成
2022-05-14 13:36:04 -
科學分析:有什么事物能超越光速嗎?
據國外媒體報道,1676年,丹麥天文學家奧勒·羅默爾(OleRoemer)通過研究木衛一運行狀況,計算出光以限定速度傳播。兩年后,荷蘭數學家、科學
2022-05-14 13:50:42 -
[視頻]科學家在太平洋海底發現離奇的“黃磚路”
通往翡翠城(EmeraldCity)的道路可能沉浸在海底。鸚鵡螺號勘探船(ExplorationVesselNautilus)的船員在研究太平洋帕帕哈納姆科凱亞海洋國家
2022-05-14 12:42:04 -
雙曲線一號火箭再征太空受挫 要正視失敗更要越挫越勇
5月13日,雙曲線一號第4發民營商業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火箭飛行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分析排查。這一
2022-05-14 12:52:03 -
本周末即將上演的壯觀天象:“血月”月全食
2022年5月15日晚至5月16日凌晨,天文觀測者將看到一個每1 5年左右發生一次的壯觀天象:月全食。月全食發生時,月亮、地球、太陽完全在一條直線
2022-05-14 12:40:37 -
空間站工作人員正在為為波音Starliner飛船的到來做準備
國際空間站(ISS)正準備迎接波音公司新的Starliner載人飛船,該船將于下周在公司的OrbitalFlightTest-2任務中升空。與此同時,由七名成員組成
2022-05-14 12:46:47 -
科學分析:有什么事物能超越光速嗎?
據國外媒體報道,1676年,丹麥天文學家奧勒·羅默爾(OleRoemer)通過研究木衛一運行狀況,計算出光以限定速度傳播。兩年后,荷蘭數學家、科學
2022-05-14 12:37:58 -
本周末即將上演的壯觀天象:“血月”月全食
2022年5月15日晚至5月16日凌晨,天文觀測者將看到一個每1 5年左右發生一次的壯觀天象:月全食。月全食發生時,月亮、地球、太陽完全在一條直線
2022-05-14 10:40:03 -
8年觀察研究 2014C恒星爆炸的秘密正逐漸揭開
一支國際天文學團隊發現了關于神秘2014C恒星爆炸的新線索,該爆炸是在8年前發現的,但即使在科學家的觀察下,它仍在繼續演變。這些結果幫助天
2022-05-14 09:35:20 -
物理學家稱我們的現實世界可能只是兩個相互作用的世界的一半
物理學家有時會想出一些聽起來像科幻小說的怪誕故事。然而,有些故事被證明是真實的,比如愛因斯坦描述的空間和時間的曲率最終被天文測量所證
2022-05-14 09:43:55 -
佐治亞理工團隊展示可無線傳輸數據的植入式血流監測智能支架
佐治亞理工學院的一支研究團隊,剛剛介紹了一種無需通過血管造影、且更加省心省力的低成本數據收集替代方案。如圖所示的這種“智能動脈支架”
2022-05-14 09:46:49 -
[視頻]科學家在太平洋海底發現離奇的“黃磚路”
通往翡翠城(EmeraldCity)的道路可能沉浸在海底。鸚鵡螺號勘探船(ExplorationVesselNautilus)的船員在研究太平洋帕帕哈納姆科凱亞海洋國家
2022-05-14 09:37:58 -
雙曲線一號火箭再征太空受挫 要正視失敗更要越挫越勇
5月13日,雙曲線一號第4發民營商業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火箭飛行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分析排查。這一
2022-05-14 09:43:58 -
[圖]國際空間站調整軌道高度 內部宇航員有趣動態圖
下面看到的這張動圖是國際空間站上推進器為調整軌道高度而啟動時的情景。雖然看起來宇航員是在空間站內移動,但實際上是空間站在他們周圍移動
2022-05-14 08:38:23 -
NOAA新的氣象衛星首次提供了令人驚嘆的地球景觀視圖
據CNET報道,暴風雨、火山噴發、野火、云層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新的GOES-18衛星將見證這一切,幫助人們更好地預測和了解天氣
2022-05-14 07:47:03 -
科學家開發新方法:重力信號能以光速探測地震
在世界最大的構造板塊在日本海岸震動兩分鐘后,該國的氣象機構向大約5000萬居民發出了最后警告。一場8 1級的地震產生了海嘯,向岸邊襲來。但是
2022-05-14 05:39:03 -
“咬牙認證”來了,安全性“吊打”指紋識別?
指紋認證、人臉認證等生物認證方式已經被廣泛采用,那你聽過“咬牙認證”嗎?最近來自美國和中國的兩篇研究論文提出了一種基于牙齒的身份驗證的
2022-05-14 05:44:18 -
科學家發現一種酶可使農用工業廢料得到再利用
減少對石油和其他化石燃料的依賴的方法之一是將農工業廢物轉化為具有社會意義的分子,比如生物燃料和生物化學品。作為世界上主要的植物生物質
2022-05-14 05:45:39 -
俄羅斯科學家合成了一種基于富勒烯分子的新型超硬材料
俄羅斯科學家已經合成了一種含有鈧和碳的新型超硬材料。它由聚合的富勒烯分子組成,里面含有鈧和碳原子。這項工作為未來研究富勒烯基超硬材料
2022-05-14 05:39:17 -
至少200年來最大規模的火山發爆發后 夏威夷的基拉韋厄熔巖湖仍然存在
自2018年5月,基拉韋厄的熔巖湖最后一次排水以來,位于山頂的火山口已經充滿了水,再次爆發產生的巨大熱量煮沸掉所有的水,并使其重新充滿了熔
2022-05-14 05:38:10 -
研究表明:常吃藍莓或降低患老年癡呆癥風險
諺語說: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但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的新研究表明,不同的水果會給人體健康帶來不同的潛在好處。據近日發表在《營養素》雜
2022-05-13 16:54:13 -
研究人員:含氟納米結構可高速低耗淡化海水
世界各地面臨日益嚴峻的水資源短缺問題。海水淡化是生產飲用水的一種方法,但往往伴隨著巨大的能源成本。據12日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的論文
2022-05-13 16:54:36 -
研究發現:榕小蜂群落結構之變折射氣候變化影響
生態系統中的各類生物通過寄生、捕食、互惠等相互作用組成生態網絡,并相互影響與制約。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與哈佛大學研究人員近
2022-05-12 16:30:19 -
器官捐獻者眼中感光細胞“重生” 新發現將改變大腦和視覺研究
中樞神經系統中的數十億個神經元以電信號的形式傳遞感覺信息。在眼睛中,被稱為光感受器的特殊神經元可感知光線。11日,美國猶他大學約翰·
2022-05-12 16:29:16 -
新視網膜細胞圖助力精確治療致盲疾病 研究報告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美國國家眼科研究所(NEI)的科學家利用人工智能(AI)分析了單細胞分辨率的視網膜色素上皮(RPE)圖像,創建了一個定位眼睛內每個亞群的參考地圖
2022-05-11 16:5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