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數月,長春市兒童醫院的兒童重癥監護病房都是滿床運轉的狀態。護士長祝麗麗很久沒有休假了。盡管有時能換班休息,但她還是會到病房待上大半天,做同事們的后盾。
今年是祝麗麗在長春市兒童醫院重癥監護崗位的第19個年頭。在重癥監護病房里,家長不能探視和照顧患兒。從患兒進入重癥監護病房的那一刻起,護士就成為孩子們的臨時監護人,升級為“代理媽媽”。她們不僅要給小患者們提供醫療護理,更要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進行心理陪伴。
(相關資料圖)
每天早上8點,是兒童重癥監護病房的交接班時間。對于護士們來說,這是一項重要的工作。交接時,護士們要從頭到腳地檢查孩子身上的各個部位、皮膚和用藥情況,以及夜間的身體和情緒狀態等。
祝麗麗介紹說,對于新進入重癥監護病房的患兒,他們喜歡的食物、玩具,或是因為不能清楚表達而由護士發明的表達喝水、吃飯等需求的手勢,都是交接時的重要內容。
目前,長春市兒童醫院重癥監護室有22個床位、31名護士。這31名護士都是女護士,很多人還沒有結婚生子,但在兒童重癥監護病房里,大家都迅速成長為合格的“代理媽媽”。
交接班后,“代理媽媽”們就開始為患兒進行日間第一次從頭到腳的基礎護理:處理尿便、常規用藥、測體溫、喂飯……做完這些后,“代理媽媽”們還要繼續守在病床旁,隨時觀測孩子的生命體征和病情變化。
在兒童重癥監護病房里,幾個月到10多歲的孩子都有。患兒大多是第一次住進重癥監護病房,離開父母,很多孩子會哭鬧、恐懼。醫療護理是“代理媽媽”們的強項,而為患兒提供心理關懷和親情陪伴,讓他們主動配合、順利地接受治療,“代理媽媽”們各有妙招。
不同年齡的患兒,心理需要各有不同,而很多孩子由于年齡小,不能準確表達自己的需求。為了能讓患兒得到更細致的照料,護士會和家長們溝通孩子喜歡的玩具、食物,以及哭鬧時如何安撫最有效。更多時候,“代理媽媽”需要在病房里“眼觀六路”,主動并及時發現患兒的需求。
祝麗麗發現:1歲以內的患兒喜歡讓護士抱著安撫,放到病床上就會哭;2到5歲的孩子喜歡有人陪著畫畫或玩游戲;7到10歲的孩子喜歡找人聊天,還有些孩子需要輔導作業。患兒的不同需要,“代理媽媽”們都會一一滿足。
有一次夜間巡視時,護士發現一個男孩悶悶不樂。溝通后,才知道當天是男孩母親的生日,但因為病情,他不能給母親準備禮物。于是,護士幫男孩寫下了想對母親說的話,還畫上他喜歡的卡通形象,把禮物送給了等在病房外的媽媽。
還有一些患兒,因為需要長時間使用呼吸機,不能隨意行動和說話,導致撤掉呼吸機后性格變得內向或暴躁。近年來,對這樣的患兒,會在使用呼吸機時就進行心理干預。祝麗麗說,護士們會給患兒做撫觸、肌肉按摩、講故事,讓孩子感受到身邊一直有人在照顧和陪伴自己。
還有因為精神壓力或家庭關系選擇輕生的青少年,也是“代理媽媽”們的重點關注和情緒疏導對象。
“越是家長看不到,越是要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患兒。”這是長春市兒童醫院重癥監護病房“代理媽媽”們一直以來的堅持。
為了能不斷提高護理和心理關懷水平,每周四上午是兒童重癥監護病房護士們的集中學習時間。大家各自選定每期的主題,輪流擔任主講。最近,有人專門用動畫形式,跟小伙伴們分享了如何更好地發現患兒情緒變化,以及提供心理疏導。
劉媛媛是兒童重癥監護病房的一名總責任護士。每天她都要與重點患兒的家屬溝通孩子的最新身心狀況。孩子有沒有吃飯,是否發燒,情緒狀態如何,是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為此,劉媛媛每天都要留心觀察、詳細記錄。
不僅如此,為了緩解家長不能探視的焦慮,從2020年開始,長春市兒童醫院推出了ICU監護探視云平臺。每天上午由“代理媽媽”們拍攝患兒的小視頻上傳到云平臺,家長可以自行查看。
今年28歲的潘舒琪,在兒童重癥監護病房工作5年了。以前在綜合類醫院工作時,她想象不到在兒童重癥監護病房里的瑣碎和精神高壓。
但這也正是她愿意留在兒童重癥監護病房的原因。“每天的工作都有新挑戰,都能學到新技能。”潘舒琪說,來到重癥監護病房孩子的患病類型和嚴重程度各有不同,護理方式也各有差異。
有一次,重癥監護病房來了一個患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癥的女孩。起初,孩子全身起水泡,水泡下去后,全身的皮膚開始破裂。當時這樣的情況,護士們還是第一次遇到。患兒需要使用呼吸機,但因皮膚破裂,唇部外側無法用醫用膠布固定呼吸管,護士們就輪流用手扶,保證患兒的正常呼吸。
每次要扎針、下胃管或吸痰管時,潘舒琪都要先跟患兒進行溝通。為了不讓患兒對治療有抵觸心理,她習慣稱呼孩子“寶寶”“寶貝”或是小名。如果孩子很抗拒,她就反復安撫,讓對方甘心樂意地接受治療。潘舒琪說,如果強制進行,不僅會給孩子帶來心理陰影,還會影響接下來的護理。
但不是每個孩子被叫“寶寶”或小名,就會聽話和配合護理。自己的安撫不見效時,潘舒琪就找家長溝通,一起商量最適合孩子的安撫方法。
為患兒提供選項的提問式溝通方式,潘舒琪覺得在護理時很有用,“這樣的溝通方式,可以迅速了解孩子的喜好”。例如午餐前,潘舒琪會提供幾個選項,讓孩子選擇。有時候患兒聽不懂,她就拿出食物的圖片給孩子解釋。
長春市兒童醫院重癥監護病房的滿床運行狀態還在持續。對于“代理媽媽”們而言,看到進入重癥監護室生命垂危的孩子,從昏迷不醒到可以蹦蹦跳跳地出院,是她們最大的職業成就感。在兒童重癥監護病房大門的開關之間,“代理媽媽”和患兒家屬都在期待著奇跡的發生。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9
頭條 23-06-18
頭條 23-06-18
頭條 23-06-18
頭條 23-06-18
頭條 23-06-18
頭條 23-06-18
頭條 23-06-18
頭條 23-06-18
頭條 23-06-18
頭條 23-06-18
頭條 23-06-18
頭條 23-06-18
頭條 23-06-18
頭條 23-06-18
頭條 23-06-18
頭條 23-06-18
頭條 23-06-18
頭條 23-06-18
頭條 23-06-18
頭條 23-06-18
頭條 23-06-18
頭條 23-06-18
頭條 23-06-18
頭條 23-06-18
頭條 23-06-18
頭條 23-06-18
頭條 23-06-18
頭條 23-06-18
頭條 23-06-17
頭條 23-06-17
頭條 23-06-17
頭條 23-06-17
頭條 23-06-17
頭條 23-06-17
頭條 23-06-17
頭條 23-06-17
頭條 23-06-17
頭條 23-06-17
頭條 23-06-17
頭條 23-06-17
頭條 23-06-17
頭條 23-06-17
頭條 23-06-17
頭條 23-06-17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
頭條 23-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