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師范大學康復科學系大三本科生李厚毅是一位雙耳人工耳蝸植入者。大學期間,他以自己為研究對象,進行觀測與研究。
【資料圖】
李厚毅小時候先天弱聽,植入了一側人工耳蝸后,仍無法說出話。
4歲的李厚毅在華東師大言聽實踐基地幼兒園接受了9個月的康復訓練,開始了學習“說話”的漫長過程。
據“滁州市共青團”公眾號,李厚毅學習特別用功,課堂上依賴微弱的聽力來辨別教師口型,積極大膽地發言,雖然他的語音模糊,但他一點不自卑,努力發好每個字音。在2014年度“最美滁州少年”推選活動中,李厚毅被評為自立自強類“最美少年”提名獎。
2020年高考,李厚毅成功考入華東師大聽力與言語康復學專業,“用專業技術為更多有需要的人帶去康復。”
2021年,當時大二的李厚毅決定植入另一側人工耳蝸。
因為兩側人工耳蝸植入的間隔時間太久,大多數醫生都無法預測會有怎樣的具體結果,但李厚毅決定大膽一試,他希望通過自身的經驗,為跟他一樣有需求的家庭提供參考,幫助更多的人實現康復。
于是,他以自身為研究對象,設計了系統的觀測指標和實驗流程,探究“單側人工耳蝸植入者在成年后再植入對側”的康復訓練過程和效果。
今年暑假,李厚毅參加了全國聽力學及嗓音言語醫學學術會議,分享了《單側人工耳蝸植入兒童在成年后再植入對側的康復效果先導研究》的內容及結果。
研究表明,通過8個月的康復訓練,新植入耳在安靜環境下對雙音節詞的辨識率從0提升至30%左右;新植入耳在干預2個月后逐漸顯示出雙耳聆聽優勢,尤其是在噪聲環境中,當信噪比為0dB時雙耳聆聽優勢更加明顯;聽覺皮層誘發電位(CAEP)評估的結果顯示,在干預6個月后,觀察到了新植入耳P1-N1-P2波形的分化,提示大腦皮層功能在干預后出現重組現象。
李厚毅發言的論文被評為大會優秀論文。
這個融入了親身體驗的個案研究,讓以往臨床中遇到的諸多疑問有了答案。
中國青年報(ID:zqbcyol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張力友編輯:李麗)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1
頭條 23-07-30
頭條 23-07-30
頭條 23-07-30
頭條 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