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力穩崗拓崗的政策舉措,確保就業大局穩定;要求多措并舉擴消費,確定支持綠色智能家電消費的措施。
會議指出,就業是頭等民生大事、穩經濟大盤的重要支撐。有就業才能創造財富、增加收入,進而帶動消費、拉動經濟增長。今年以來,各地各部門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加大力度落實穩就業各項政策,6月份就業形勢較4、5月份好轉。但穩就業任務依然繁重,要堅持就業優先,以發展促就業,以穩就業支撐經濟加快恢復和平穩發展。一是繼續通過保市場主體穩就業。持續落實助企紓困政策,打通落實堵點,實行社保費緩繳、穩崗返還、就業補助等打包辦理。二是更多用市場化社會化辦法增加就業崗位。支持以創業帶就業,對符合條件的初創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繼續發放最高2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并由財政貼息。地方政府要拿出資金,幫助孵化基地降低初創企業場地租金等費用。三是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落實已確定的拓展畢業生就業渠道政策。加快恢復線下招聘。出臺政策支持服務外包產業吸納畢業生。對未就業畢業生“一人一策”提供不斷線幫扶服務。實施好以工代賑。確保零就業家庭至少有一人盡快就業。四是保障勞動者平等就業權利。嚴禁在就業上歧視曾經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的康復者。相關部門要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對此類歧視現象發現一起嚴肅處理一起。五是地方政府要承擔穩就業主體責任,確保實現就業目標。對地方就業工作及時通報督導。
會議指出,我國有2億多靈活就業人員。靈活就業能有效促進就業,也有利于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要強化保障和服務。一是允許靈活就業人員在就業地參加職工基本養老、醫療保險,依托國家統一平臺參保登記,提升社保繳費、轉移接續、異地就醫等便利度。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等從事靈活就業的,按規定給予社保補貼。二是依法保護靈活就業人員合法權益,嚴肅查處逃避用工主體責任、拖欠薪酬等問題,實施好職業傷害保障試點。三是加快零工市場建設,推動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免費提供零工供需對接;對符合條件的靈活就業人員培訓,給予培訓補貼和培訓期間生活補貼。
“當前,隨著疫情好轉和各項政策齊發力,整體就業形勢趨穩。不過,以農民工、高校畢業生為主的重點群體以及受疫情沖擊較大的部分城市就業問題短期內仍然突出,需要加強政策引導和市場調節,更好穩就業。”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副教授、中國就業研究所研究員毛宇飛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本次國常會多措并舉,有助于發揮中小企業創造就業崗位的能力,以及靈活就業等新業態的吸納能力。
復旦大學全球科創人才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凱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國常會部署的加力穩崗拓崗政策舉措從市場主體、就業渠道、重點就業群體、就業權利保障方面共同發力。以保市場主體穩就業,有助于增強企業用工意愿。通過市場化社會化的多元化渠道激活就業市場,有助于增加就業選擇。“一人一策”不斷線幫扶、以工代賑等,有助于精準幫扶重點就業人群。“會議也肯定了靈活就業對就業的促進作用,強化保障和服務的系列措施有助于為靈活就業創造一個更加公平穩定的就業環境。”
在姚凱看來,未來要堅持就業優先、以發展促就業、保護勞動者平等就業權力,在就業方式上建立起以產業發展和市場化為主要導向的就業體系,并采取包括財政、稅收、行政、法律、監管等一攬子政策工具箱,完善就業保障體系,為穩就業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4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3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
頭條 22-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