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2022 年1月15日00時41分,在江蘇省南京市雨花臺區(北緯31.94°,東經118.64°)發生2.6級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南京雨花臺區等主城和浦口區、江寧區部分有感,震情速報系統沒有收到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的報告。
近階段,南京、淮安、常州、蘇州等地相繼發生地震。有不少市民擔心,江蘇地區的地震是否活躍起來了?來看市地震局專家解讀。
何為孤立型地震?
主震一次釋放能量,無前震、余震少且小
根據南京市地震局發布的官方消息,目前南京轄區內暫未監測到地震異常信息,經會商初判為孤立型地震,近期南京不會發生5級以上的地震。
何為孤立型地震?南京市地震局科技監測處處長鄭建華解釋說,孤立型地震是地震序列的一種特殊類型,整個孤立型地震序列的地震能量基本上通過主震一次釋放出來,主要特點是無前震和余震少且小。截至1月15日9時46分,南京暫未監測到余震,專家分析,后續發生余震的可能性較小。
為何會有“巨響”?
是地震波能量傳入空氣形成的地聲
有市民和網友表示,夜里地震時聽到了“一聲巨響”。對此,江蘇省地震局官方微博回應稱,部分市民聽到的響聲是“地聲”。
鄭建華介紹,地聲是地震發生時,一小部分地震波能量傳入空氣變成聲波而形成的聲音。“大部分的地震都會發出地聲,有的時候聲音大能被聽到,有的時候聽不到,屬于正常現象,市民不用擔心。”
4條斷層帶未觀測到異常
南京建筑可抗住6級地震
鄭建華介紹,近年來,南京時有地震發生,根據地震部門監測到的情況,一般而言,南京發生地震的頻次多時一年十來次,少時一年也有三五次,都是正常現象。
近幾十年來,南京發生的最大一次地震為2020年3月3日在南京鼓樓區的3.0級地震。“當時也是孤立型地震,沒有發生余震,震感明顯,沒有造成破壞性影響。”
鄭建華介紹,南京有4條斷層帶,距今已有大約10萬年。根據專業監測結果,目前沒有觀測到異常,南京近期不太可能會發生5級以上帶有破壞性的地震。
鄭建華還表示,南京建筑按照7度設防,也就是破壞烈度達到7度時,會對建筑物造成損壞。“烈度7度大約相當于6級左右的地震強度,也就是說正常情況下,南京的建筑抗住6級地震是沒有問題的。”
與省內其他地震沒有必然關聯
24小時值守監測地震信息
近段時間,地震在江蘇不同城市發生,南京的地震與省內其他城市地震是否有關聯?對此,鄭建華介紹,南京地質構造與其他城市并不一樣,地震也不是在某一個地震帶上引發的,屬于地球正常的能量釋放,與其他地震之間沒有必然關聯。
一二級甚至三四級左右的地震,在任何一個地區都可能發生。我市在各區都設置了地震臺,地震臺接收到信號會傳輸到南京數字地震監測臺網。“我們臺網中心24小時值守,只要發生1.0級以上的地震都能知道,也會及時對外公布。”鄭建華說,近年來,地震臺網監測系統密度增加了,能監測到的信息越來越多,對地震類的信息發布更加公開、及時,公眾可能會感覺地震次數變多,其實都是正常情況,不用恐慌。
我省正在建設地震預警系統,未來全省范圍內將具備地震烈度速報和地震預警能力。
來源:南報融媒體記者 黃琳燕????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