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資源與課程、活動、經驗、幼兒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豐富、適宜的課程資源如同源頭活水,為教育目標的達成與課程的實施提供有力支撐。那么,在園本課程資源開發的各個環節,園長應承擔什么樣的角色?如何引這一渠“源頭活水”,有效支持幼兒園課程建設呢?我認為,“識材”“善任”與“有方”最為關鍵。
識材:繪好一張資源地圖
在課程資源開發的最初,園長經常會苦惱于兩個問題:課程資源從哪兒來?究竟哪些資源才能為園本課程建設助力?要在龐雜的資源體系中精準定位幼兒園課程資源開發的方向,我認為,綜合園情與課程理念、目標,繪好一張幼兒園的“資源地圖”很有必要。
繪好資源地圖的前提是課程理念與目標要明確。每一個有追求的園長,都希望幼兒園能夠成為實現自己教育愿景的“夢工廠”。在幼兒園課程建設中,園長的教育哲學與發展愿景,對課程資源開發具有提綱挈領的作用。例如,我園在課程規劃過程中,結合園情確立了親近自然、守護童心、文化滋養、潤澤童年的課程理念,并提出培養親自然、樂探索、愛生命、尚創造、善生活的兒童的課程目標。因此,在課程資源開發過程中,我們將視線集中在幼兒園內外所特有的自然資源上,著力讓幼兒園自身以及我園毗鄰的特立公園、松雅湖濕地公園成為我們課程資源的寶庫。
資源地圖的形成,應從園長的盤點開始。園長首先要對園內已經擁有的資源和園外可供開發的資源有清晰的認識,這樣才能夠推動課程實施中對資源的利用。以我園內外部自然資源的開發為例,我帶領團隊進行了很多輪詢問、考察與統計。
首先,將幼兒園的植物、動物、非生物進行統計分類;其次,以幼兒園為中心,將幼兒徒步能夠到達的范圍作為資源開發的場所,重點在松雅湖濕地公園、特立公園進行資源挖掘。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考察、統計與對比,我們才發現,園內的樹木、花卉、種植地、泥土、石頭以及常見的昆蟲、爬行動物能夠為幼兒長時間的探索、觀察與游戲提供便利,而園外資源中包含的地形地貌、濕地公園豐富的物種資源及社會資源等,都能成為園內資源有力的補充。
善任:人人成為拓荒者
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僅僅依靠園長的思與行是不夠的。幼兒園課程資源開發的每一個步驟都應該有教師、幼兒、家長和社會的互動與參與。
園長應該讓教師成為課程資源開發的主體,特別是要為教師放權賦能。在園本課程建設初期,我觀察到以往五大領域活動的“照本宣科”,使得教師的智慧被局限在梳理與改造單個活動的流程中,對于課程資源的識別與利用都很困難。
因此,我組織教研團隊帶領教師走進自然,在自然中游戲,提升教師對課程資源的感知力。同時,給予教師資源開發與利用的自主權,讓他們利用資源開展活動的想法能夠實現。
比如,在幼兒園“節日活動”設計與實施過程中,我給予項目團隊足夠的發揮空間,讓他們主動尋找園內外資源,去豐富節日活動的內涵,由此誕生了“環湖徒步·騎行”“六一獨立游戲日”等充分利用園內外自然資源的活動。
作為課程資源的使用者,幼兒也一定程度上充當著課程資源開發者的重要角色,幼兒的興趣與需求也是課程資源開發中不可忽視的因素。考慮最大限度地開發幼兒園場地資源時,我們組織了一次與幼兒的對話。在他們表現出喜歡有水、想要從高處跳或滑到低處、希望在“叢林”中冒險等想法后,我們從野趣與挑戰兩個方面出發,在戶外進行了相應的環境創設:繞樹建造樹屋;在玩沙區,提供各種材料供幼兒與沙水互動;在池塘中投放水泵、木制支架、PVC管、竹筒等,給予幼兒玩水、探索水的空間;在樹木較茂盛的地方規劃“野趣園”……角色扮演、探索沙水、“叢林探險”等活動也就應運而生了。
除此之外,家長、社會機構也成為我們開發種植、環保等各種資源的助力,豐富著幼兒園的課程資源庫。
有方:讓資源成為活教材
對于園內外自然資源的利用,不僅僅只是讓幼兒和材料、場地、信息產生簡單的聯結,還應該思考:如何讓這些資源實現教育價值,為課程實施服務?我認為應該從引導資源融合運用入手。
推動資源與基礎課程內容滲透融合,是課程資源利用的重要途徑之一。課程資源經常以物質、現象的形式成為幼兒觀察、探究、感受的對象。例如,我園在實施基礎課程的過程中,將自然資源與主題活動有機融合,發現了身邊的動物,從而產生了“一只小壁虎”“你好,蚯蚓”“我們一起養兔兔吧”等主題探索活動。隨著季節更替,圍繞植物,生發出“幼兒園的枇杷熟了”“落葉的秘密”等主題活動。在種植與玩泥中,生成了“好吃的西紅柿”“好玩的泥巴”等主題活動。
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也是一個梳理與再創造的過程。在我園自然課程資源開發的過程中,豐富的園外動植物、地形與人力資源,促進了一系列自然游戲活動的再創。比如,在松雅湖濕地公園,我們利用地形與動植物材料形成了“踩泥坑”“尋寶”“盲徑”“環湖騎行”等游戲;在特立公園,豐富的植物資源和起伏的地貌,使我們創生出“自然禮物”“滑草”“蒙眼摸物”等自然游戲。
融合運用,使資源、課程文本與活動實施三者相互作用,有效推動了課程資源價值的實現,讓圍繞園內外自然資源進行主題探索、游戲體驗成為幼兒園活動的常態。
課程資源開發是拓展課程實施媒介,推動整個課程建設走向充實豐盈的關鍵。園長只有秉持培養目標,明確課程資源定位,善于發揮不同主體在課程資源開發中的作用,站在課程建設與機制長效性的角度研究資源融合,才能更好地實現幼兒、教師、課程資源的有效互動與聯結,推動課程理念與課程實施的銜接與融合。
《中國教育報》2020年09月20日第2版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9
頭條 23-03-18
頭條 23-03-18
頭條 23-03-18
頭條 23-03-18
頭條 23-03-18
頭條 23-03-18
頭條 23-03-18
頭條 23-03-18
頭條 23-03-18
頭條 23-03-18
頭條 23-03-18
頭條 23-03-18
頭條 23-03-17
頭條 23-03-17
頭條 23-03-17
頭條 23-03-17
頭條 23-03-17
頭條 23-03-17
頭條 23-03-17
頭條 23-03-17
頭條 23-03-17
頭條 23-03-17
頭條 23-03-17
頭條 23-03-17
頭條 23-03-17
頭條 23-03-17
頭條 23-03-17
頭條 23-03-17
頭條 23-03-17
頭條 23-03-17
頭條 23-03-17
頭條 23-03-17
頭條 23-03-17
頭條 23-03-17
頭條 23-03-17
頭條 23-03-17
頭條 23-03-17
頭條 23-03-17
頭條 23-03-17
頭條 23-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