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新聞回放
日前,一則“211文科男碩士吐槽招聘會均薪5000元”的話題登上網絡熱搜,有網友評論“眼高手低”,也有人稱“文科就業面確實窄”。
主持人語
姚澤金中國政法大學光明新聞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
一則“211文科男碩士吐槽招聘會均薪5000元”的話題引起人們的熱議。一些網友認為,月薪5000元太少了,學歷太貶值了;還有人認為,薪水跟學歷無關,不能因為學歷高就想當然地以為待遇就應該高。無論是薪資是否對等,還是文理科之爭,都折射出人們對于事件的思考。大學生該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本期我們請三名大學生就該話題談談他們的想法。
高校畢業生就業作為重要的民生問題,長期以來是社會關注的焦點。教育部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預計高達1158萬人,同比增長82萬人,就業壓力持續上升。不少觀點指出,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一大原因是市場職位供給與畢業生職業期望脫節,即高學歷人才與普通職位的錯位匹配。是選擇高懸天際的“月亮”,還是落在地面上的“六便士”,確實是一個令人糾結的問題。
智聯招聘《2021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報告》顯示,2021年應屆碩士畢業生平均薪資為6627元,年薪不足10萬的過半數。此外,有些高中教師的招聘標準為名校博士生,其中不乏高新技術領域人才;海歸研究生入職街道社區管理崗位等報道時而出現,大眾驚詫于這種人才錯配、大材小用的就業現象。
但就如今社會,區分職業高低的傳統標準已不再適用,公眾對個人價值實現的追求日益增長。如今求職者不再一味追求傳統觀念中的優勢職業,而是逐步形成了多層次、多元化的就業趨勢。選擇“六便士”并不意味著落俗或低人一等,選擇“月亮”也不應有優越感。學歷是步入職業道路與社會的起點,與職位、薪資的高低并不完全掛鉤。高校畢業生求職應除去高學歷和高級職位的“濾鏡”,充分考慮自身素質,把握個人定位,發掘個人喜好與興趣,遵循個人選擇,積極向上地追求自我價值的提高與實現。
《中國教育報》2023年03月21日第2版
頭條 23-03-21
頭條 23-03-21
頭條 23-03-21
頭條 23-03-21
頭條 23-03-21
頭條 23-03-21
頭條 23-03-21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
頭條 23-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