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18日起,土耳其正式進入選舉期,并將于5月14日舉行總統和議會選舉。本屆選舉候選人中,除了現任總統埃爾多安,還有凱末爾·克勒赤達羅盧、穆哈雷姆?因杰、希南·奧安。
雷杰普·塔伊普·埃爾多安:現任總統,“共和聯盟”候選人
【資料圖】
現年69歲的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是土耳其執政黨“正義與發展黨”主席,連任過3屆總理,并且是該國第一位通過直選方式先后擔任總理、總統職務的政治人物。
埃爾多安出生在一個貧寒穆斯林家庭,曾在街上賣水和燒餅,受盡歧視。年輕時,他便和父母一樣篤信宗教,并且十分愛讀奧斯曼鐵血帝國時期的歷史故事。步入政壇前,埃爾多安曾經當過職業足球運動員。
在馬爾馬拉大學進修經濟管理時,埃爾多安參加了伊斯蘭教教權主義的學生運動,從政的野心日漸凸顯。1976年,他離開大學后加入主張政教合一的民族拯救黨,這是土耳其當代伊斯蘭主義政黨的前身。
1994年,40歲的埃爾多安當選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爾市的市長,但4年后,他因當眾頌揚宗教詩篇被判刑入獄10個月,且5年內不許從政。
2001年,不服輸的埃爾多安創建正義與發展黨(正發黨AKP)并任主席,次年大選帶領該黨取得議會選舉勝利。該黨副主席阿卜杜拉·居爾于2002年出任總理,其后國會對相應憲法條款進行修改,從而恢復了埃爾多安的從政資格。
2003年,埃爾多安接任阿卜杜拉·居爾成為總理,并于2007年成功連任,直至2014年。
2014年8月,埃爾多安在土耳其首次總統直選中,以51.79%的得票率當選土耳其第12屆總統。2018年7月,土耳其最高選舉委員會公布總統和議會選舉正式計票結果,埃爾多安以52.59%的得票率獲得連任。
埃爾多安在2022年6月宣布,他將參加2023年舉行的總統大選。2023年3月,埃爾多安被正式提名為“共和聯盟”的統一總統候選人。“共和聯盟”由正義與發展黨和民族運動黨(MHP)組建而成。
《環球時報》報道曾指出,埃爾多安執政期間一直頗受爭議,他遭遇過“政變”,又力推了加強自己權力的“總統制”政改。但作為土耳其的“掌舵人”,他在維護土耳其利益上,卻是“錙銖必較”。其中表現包括堅持打擊敘利亞北部的庫爾德武裝分子、頂著北約成員國身份與俄羅斯保持聯系、密切參與中東周邊國家事務。
對于本屆總統大選,雖然反對派此前質疑埃爾多安連選連任資格,但據土耳其《自由報》報道,正義與發展黨的一些圈子認為,埃爾多安將以高票連任。
自2007年以來,土耳其憲法規定,國家元首由普選產生,同一個人只能當選兩次。不過,2017年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引入了一個新的選舉政治制度:實行總統制而非過去的議會制。埃爾多安在這個選舉法新政下只做了一個任期,因此他的第一個任期即2014年至2018年,不被計算在內。
凱末爾·克勒赤達羅盧:埃爾多安主要對手,“國家聯盟”候選人
當地時間3月6日,土耳其由六個反對黨組成的“國家聯盟”達成共識,推出主要反對黨“共和人民黨”(CHP)領袖凱末爾·克勒赤達羅盧(Kemal Kilicdaroglu)為總統候選人。
據德國之聲報道,現年74歲的克勒赤達羅盧曾經在土耳其國內組織過反腐敗運動,綽號之一是“民主大叔”。自2007年以來,克勒赤達羅盧一直擔任“共和人民黨”(CHP)的主席。
對于本次選舉,克勒赤達羅盧表示,他將秉持共識和協商的治國理念,并推動土耳其恢復議會制。“國家聯盟”稱,若克勒赤達羅盧成功當選,他們將扭轉埃爾多安在政治和經濟領域的諸多政策,恢復議會民主、法治、言論自由和媒體自由,并確保三權分立再次得到運用。
克勒赤達羅盧告訴德國之聲,如果他成功當選,他將廢除把“侮辱總統定為刑事犯罪”這一法律條款。據此前報道,自2014年埃爾多安就任土耳其總統以來,有數萬人因“侮辱總統”被定罪。歐洲人權法院為此曾呼吁土耳其修改法律,以確保人們在不受當局干預的情況下擁有發表意見和傳播想法的自由。
據觀察者網援引“半島電視臺”報道指出,克勒赤達羅盧將在選戰中充分利用土耳其近年來艱難的經濟形勢和通貨膨脹,以及大地震造成的破壞來攻擊埃爾多安的執政表現。
彭博社預測,克勒赤達羅盧在即將到來的大選中仍將面臨著一場艱苦戰斗,因為在過去13年時間里,克勒赤達羅盧從未在選舉中擊敗過埃爾多安。為了獲勝,他必須爭取到所有反對埃爾多安的選民支持,包括傾向于庫爾德的人民民主黨選民(占選民總數的15%到20%)。
在民意調查機構Metropoll3月份的調查中,44.6%的受訪者表示,如果在克勒赤達羅盧和埃爾多安之間進行選擇,他們將投票給前者,而42.0%的受訪者稱將投票給埃爾多安,另有近6%的人計劃投“抗議”票。
穆哈雷姆?因杰:“祖國黨”候選人
現年58歲的穆哈雷姆?因杰(Muharrem Ince)曾是“共和人民黨”中的一員,經常批評埃爾多安及其領導的執政黨正義與發展黨,在2018年總統競選中被視作埃爾多安的主要勁敵。
不過,因杰在2018年大選最后還是輸給了埃爾多安,并在此后辭去“共和人民黨”的職務,成立了自己的政黨“祖國黨”(Memleket Partisi)。
此次選舉,因杰只得到他所在政黨的支持,并受到反對派的批評,包括許多“共和人民黨”的支持者呼吁其不要參與,理由是他的參選將搶走克勒赤達羅盧的支持率。
因杰的競選承諾包括加強法治和新聞自由,他預計這將加強土耳其經濟和旅游業。
希南·奧安:ATA聯盟候選人
希南·奧安(Sinan O?an)只獲得了由數個小黨派組成的極右翼ATA聯盟的支持,外界認為他可能贏得總統競選的機會微乎其微。
2011年,奧安進入土耳其民族運動黨,當時該黨還是反對黨。2015年,奧安被開除出黨籍,但在法庭審理后又重新加入。2017年,奧安再次被開除。民族運動黨認為,奧安的行為“嚴重破壞了黨的團結”,并指責他“對待黨主席嚴重違紀”。
作為堅定的民族主義者,奧安的外交政策立場很明確:他承諾停止慶祝希臘獨立日,并強調土耳其必須特別關注突厥國家,即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等國。
九派新聞記者 梁霞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1
頭條 23-04-10
頭條 23-04-10
頭條 23-04-10
頭條 23-04-10
頭條 23-04-10
頭條 23-04-10
頭條 23-04-10
頭條 23-04-10
頭條 23-04-10
頭條 23-04-10
頭條 23-04-10
頭條 23-04-10
頭條 23-04-10
頭條 23-04-10
頭條 23-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