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最近看到小伙伴提問,自己明明買的是 R2 中低風險銀行理財,每天收益卻都是負的,比上次理財破凈看得還難受。其實不僅是銀行理財,連 " 濃眉大眼 " 的債券基金最近收益也不太好看。Wind 數據顯示,11 月 14 日,全市場有 1020 只中長期債基金、58 只可轉債基金和 40 只短債基金當日凈值跌幅超過 0.3%。跌幅超過 0.3% 是什么概念?有分析人士指出,對投資者的沖擊力不亞于權益基金的 " 千股跌停 "。
最近大跌的銀行理財和債基呢,實際上是因為背后的債券市場表現不佳。但在沒有爆雷事件發生的情況下,債市呈現 " 無差別 " 式下跌,普跌背后的觸發因素是什么?
11 月 16 日,中銀理財發布了致投資者的一封信,表示近期債券市場出現一定幅度調整,導致部分理財產品凈值出現不同程度的回撤。談及此次債券市場的回調原因,中銀理財稱,既有近期寬松幅度暫不及市場預期帶來的資金面收斂和資金中樞邊際抬升,也有穩樓市政策持續出臺推動經濟恢復斜率預期抬升等方面影響。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此前在宏觀經濟出現波動、市場資金充裕的情況下,投資者偏向 " 防守 " 風格,部分資金為避險流向債券類資產。而自 10 月底以來,資金面有所收斂,疊加市場對經濟前景的預期更加樂觀,這些因素推動債券利率上升、債券價格下跌,進一步導致配置債券的產品,如債基、銀行理財,凈值出現回調。而近期股市和債市 " 蹺蹺板 " 關系也比較明顯:" 國內股市氣氛變化,不排除部分債市資金贖回后流入股市的可能。"
也有分析師指出,機構贖回或放大波動。華創證券固收組首席分析師周冠南認為,機構贖回行為及恐慌情緒造成的踩踏會放大市場波動,且比 3 月對市場影響可能更大,但不形成趨勢。她表示,由于靠近年底,除了產品贖回導致的拋售壓力以外,如券商自營等絕對收益賬戶的資金在面臨波動時會選擇 " 落袋為安 ",會快速降低倉位和久期,進一步放大市場波動。
債市下一步如何發展與市場上的流動性息息相關,11 月 15 日,MLF 縮量續作也是觀察流動性的重要指標。數據顯示,11 月到期的 MLF 規模為 10000 億元,是今年以來單月最高到期規模,央行縮量續作 8500 億。不過盡管 MLF 縮量,但是央行在公告中解釋,11 月以來已通過抵押補充貸款 ( PSL ) 、科技創新再貸款等工具投放中長期流動性 3200 億元,中長期流動性投放總量已高于本月 MLF 到期量。
華夏基金表示,整體來看債市調整是暫時的,更多的是情緒面的推動,目前市場利率還不具備快速大幅抬升的基礎。短期來看,未來仍以震蕩為主,在風險因素充分釋放后依然存在結構性機會。中期來看,依然保持謹慎樂觀的觀點,在實體經濟出現實質性拐點之前,仍有比較充足的空間去應對,不必過于擔憂。
瀟湘晨報記者李鑫智 綜合報道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應用市場下載 " 晨視頻 " 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爆料微信關注:xxcbwx,24 小時報料熱線 0731-85571188。
頭條 22-11-17
頭條 22-11-17
頭條 22-11-17
頭條 22-11-17
頭條 22-11-17
頭條 22-11-17
頭條 22-11-17
頭條 22-11-17
頭條 22-11-17
頭條 22-11-17
頭條 22-11-17
頭條 22-11-17
頭條 22-11-17
頭條 22-11-17
頭條 22-11-17
頭條 22-11-17
頭條 22-11-17
頭條 22-11-17
頭條 22-11-17
頭條 22-11-17
頭條 22-11-17
頭條 22-11-17
頭條 22-11-17
頭條 22-11-17
頭條 22-11-17
頭條 22-11-17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
頭條 22-11-16